欢迎访问西安宏艺达景观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行业资讯

冠状病毒疫情对古建筑工程行业的影响分析

文字:[大][中][小] 手机站 2020-02-22     浏览次数: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将打断中国经济2019年底的弱企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GDP增速破6是大概率事件,一季度可能破5,也是有可能的。
  短时期来看,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冲击很大。那么疫情之下的古建筑行业如何?受到了那些影响,又有哪些应对措施呢?我们首先来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一、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疫情冲击经济受损不可避免
 
 
 
  由于目前新增确诊人数仍在爬坡期,对疫情的经济影响估计尚存在不确定性。在乐观情形下,如果新增确诊人数在元宵节前后出现拐点,在2月中旬之后逐步得到控制,至3月和2季度初逐渐平息,则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主要集中在1季度。
 
 
 
  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主要是需求,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主要是供给,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大。
 
 
 
  疫情期间,可选消费受冲击大于必需消费,交通运输、影视传媒、商业零售、酒店餐饮、旅游等行业受需求冲击最大,房地产销售和新开工也受较大冲击,PPI的回升被暂时打断。疫情结束后,第二产业会明显恢复,而且可能通过赶工补回来疫情期间的停工损失。房地产竣工和基建投资也会有较大反弹。借鉴非典时期的历史经验,消费服务业的恢复有一定的迟滞,和疫情带来的社会心理变化有关。
 
 
 
  定量来看,全国平均复工时间为2月10日,工作日减少7天(1季度工作日61天),则第二产业的产出将减少11.5%;假设春节前后半个月的消费服务业需求减半,则第三产业对一季度GDP的贡献将下降1/3。综合来看,预计肺炎疫情导致1季度GDP少增1.2%-1.8%,对全年经济影响在0.3%-0.5%之间,对应1季度实际GDP增速在4.2%-4.8%之间,全年增速在5.6%-5.9%之间。
 
 
 
  各部委已经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货币政策方面,本周一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1.7万亿,并且逆回购利率降息10bp,叠加1月初降准,货币超常宽松窗口期延长。按照目前每月均有MLF发行的规律,本月可能主动操作一次MLF并相应降息10bp,预计本月20日LPR会下调5-10bp。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贴息,市场高度关注下一步对于中小企业减税免税降费、财政空间扩容(预算赤字率、专项债、特别国债)以及基建投资相关的财政政策。
 
 
 
  长期来看,疫情只是短期考验,既不改变经济的原有趋势和运行规律,也不改变市场的原有走势和主线行情。对疫情,坚持就是胜利。
 
 
 
  综上所述,短时期内,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不可逆的,那么对古建筑行业的影响又是如何呢?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请看一下的具体分析。
 
 
 
古建筑行业
 
 
 
  二、疫情对古建筑行业的影响
 
 
 
  1.先负面后迅速回补:回顾2003年非典对古建筑行业的影响
 
 
 
  复盘2003年SARS对建材行业影响:短期先负面影响后迅速回补,中期趋势不变。
 
 
 
  2003年2月到6月,SARS快速在国内多个省份传播蔓延,疫情在6月份得到控制,其中3-5月份是最严重的几个月。从行业主要下游需求(房地产)来看,在疫情最严重的3-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确实出现了阶段性下行,但是在疫情结束后的6-7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回补效应,增速迅速反弹;从年度来看,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是大年,增速并没有因为SARS受到重大影响,是前后5年当中(2001-2005年)增速最高的一年。
 
 
 
  从宏观环境来看,2003年经济处于大的上行周期当中,疫情并没有影响经济大趋势,9月份央行甚至将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上调至7%。根据数据可得性,分别选取了水泥、平板玻璃、石膏板产量几个行业数据作为分析对象;从年度情况来看,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表现相类似,2003年是水泥、平板玻璃、石膏板需求大年,并没有因为SARS出现受到影响;从月度情况来看,在疫情最严重的3-5月份,水泥产量增速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保持上行态势;玻璃产量增速是1-4月份回落,不过5-8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回补效应;石膏板产量增速在3-5月份回落,6-8月份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补效应。
 
 
 
  2.基本面中期趋势保持不变:本次肺炎疫情的影响
 
 
 
  本次疫情对建材行业短期影响有待观察,后续观察疫情控制进程和政策变化。基于历史分析,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不会改变基本面中期趋势,从短期影响来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疫情爆发时间与建材淡季重合;由于本次疫情1月份开始爆发,今年春节也是1月底,对于建材领域大部分子行业而言1季度都是淡季,冲淡了疫情的影响。二是需密切关注疫情控制进程;如果疫情控制得好,大部分地区能逐步复工,对很多建材企业整体影响相对有限。三是需关注政策端变化;这次疫情,对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经济、就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较大概率会促发财政和货币政策在防控形势好转后的扩张性,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基建稳增长依然会大力推进,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码。
 
 
 
  3.总的来说:风险中酝酿机遇
 
 
 
  (1)古建筑业经济影响: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古建筑业企业影响:古建筑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较大。
 
 
 
  (3)古建筑业长期影响:古建筑业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
 
 
 
  三、疫情对建材市场的影响
 
 
 
  1.水泥:疫情后需求将集中释放,供给可控
 
 
 
  纵观2019年整个全年的水泥行业的价格走势,水泥价格已经走成了一条平稳上升的直线,并且较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淡旺季的波动明显收窄。2020年积极的因素在于,暖冬+过年早。疫情发生于淡季,节前需求旺盛且库存低,根据龙头企业沟通情况,预计疫情对交运物流的影响截止2月底(节后第五周)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则对需求量基本无影响(可忽略);3月中旬需求正常启动(主要看华东,天气不要太差),则对水泥基本无影响(需求若爆发可能有供不应求)、玻璃玻纤等影响较小(涨价难但不太可能大幅跌价)。
 
 
 
  目前水泥企业普遍对需求较为乐观,假设3月份开始陆续复工,则判断全年基本无影响,且同比去年需求恢复时间基本一致。而需求启动,水泥将先行,预计被抑制的需求会集中释放。当前社会粉磨站库存较低,北方水泥企业处于错峰停产期间,华东中南正常轮休(我们判断龙头企业1/3以上产能轮休),通常2月份水泥企业销量都是给下游粉磨站仓储,并非真实需求。
 
 
 
  产能层面,当前物流业基本停滞,外地水泥也无法形成冲击,因此即便是需求迟到3月底启动,区域内企业自行胀库停产,类似淡季错峰,也难以对市场形成冲击;目前西南还有部分省份政府限制企业生产(对水泥是利好,相当于强制错峰)。
 
 
 
  而对于价格的判断,当前企业普遍没有降价动力,关键是看需求启动时的市场需求情况,在没有需求期间,企业无降价促销的动力,可以较容易实现自发错峰稳定市场。
 
 
 
  可初步判断,湖北疫区企业,疫情期间不会大幅降价。普通产线可通过错峰停产限制,而处置生活垃圾的产线有胀库压力,后期不排除限产的可能,若满负荷可把熟料先出库堆放;华东中型企业:库存估计在5成左右,检修比例1/3左右;华北、西北企业:正常年份下游都是3月下旬4月之后复工,产能错峰期间运转仅在30%,完成环保错峰停产任务前不能开。北方和往年差别不大,一季度价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预计政府会加大基建力度,对需求展望较为乐观;华南本地企业,春节已经安排大修,判断粤东一带龙头企业库存基本空库,珠三角龙头企业20%左右,低于去年年前25%-30%的水平,而原材料供应方面没有影响。
 
 
 
  2.钢材:行业生产、下游行业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疫情防控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最重要工作,多地延迟复工、开学时间,对人员流动、交通运输进行限制,经济运行速度阶段性掣肘,对钢铁行业生产和下游行业消费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钢材需求减少
 
 
 
  复工时间的各地延后,以及民众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古建筑和制造业复工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相对看古建筑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春节期间多数省市发布的复工时间是不早于2月9日24时,近几日随着管控的趋严,部分省市将复工时间再次延迟,如郑州市最新的规定是重点民生工程复工时间为2月25日,一般民生工程复工时间为3月6日,其他工程(包括房地产等建设工程)复工时间为3月16日;杭州余杭区明确古建筑企业、建设工地原则上不早于2020年2月29日24时开复工;长沙市古建筑行业2月20日后方可复(开)工,太原市通知全市新建项目和节前停工的在建项目不得在3月1日24时前开工、复工。部分企业考虑到安全因素,也主动延迟开工,如恒大集团明确全国1246个项目在2月20日前不得开工,上海某龙头古建筑施工企业宣布集团下属上海市内工地不早于2月29日复工或新开工。
 
 
 
  目前多地对人员流动管控措施仍在加严,民工返城普遍延迟,即使是已经抵达城市的民工也面临7-15天的隔离,预计古建筑和制造业复工将会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钢材市场需求旺季的到来也将会明显延后。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月5日(春运第二十七天,阴历正月十二)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121.6万人次,比去年春运同日下降86.4%。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19.1万人次,下降89.4%;道路发送旅客967万人次,下降85.9%;水路发送旅客6.53万人次,下降93.8%;民航发送旅客29.0万人次,下降84.6%。
 
 
 
  (2)钢材生产往后顺延
 
 
 
  疫情对钢铁生产企业排产形成较大扰动,由于需求下降、运输紧张以及员工安全等因素,部分钢厂成品材库存大幅累积,同时原材料库存备货不足,导致开始被动减产。长流程钢厂方面,春节期间多数钢企生产基本正常,节后唐山、山东、安徽部分长流程钢厂相继宣布限产20%-25%。西部地区前期刚完成检修的生产线由于安全因素,计划延迟恢复生产。鞍钢、马钢等部分计划2月份检修的钢厂则因为安全因素,往后推迟生产线检修。
 
 
 
  这几日随着原料消耗,特别是一些内陆地区的钢厂由于对汽运依赖度较高,厂内原料供应不足,加之成品材库存高企,宣布减产的钢厂已越来越多。如果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物流、订单、库存、资金、人员等因素对钢铁企业生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更多钢铁企业生产将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短流程钢厂方面,节后废钢收购难度加大,工人返回也较为缓慢,加之多数亏损,短流程企业目前基本处于全面停产局面,节后复工将会明显延后。
 
 
 
  (3)钢材物流方面冲击不容忽视
 
 
 
  疫情对钢铁行业物流形成的冲击不容忽视,目前省际公路运输接近停滞,对于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原料采购及成品材跨区域流动均形成了较大影响,相对看沿江、沿海地区的钢铁企业影响较小,但不少地区仓库、码头作业复工推迟,对整体资源流通均形成了较大负面冲击,导致目前原材料库存大量累积在原料厂家及港口,成材库存则累积在钢铁企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运行。
 
 
 
  3.砂石混凝土市场:延迟开工需求明显放缓
 
 
 
  面对疫情,砂石市场同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春节放假加之疫情影响,2020年砂石市场需求端搅拌站及工地开工延迟,多数砂石厂也是延期开工。
 
 
 
  (1)工程复工延迟影响需求端
 
 
 
  混凝土市场:春节期间搅拌站停工放假,年后陆续恢复,近段时间全国范围内抗击疫情,多地管控严格,春节后多数搅拌站开工延迟,武汉、郑州部分搅拌站供应应急医院建设,全国少数区域部分搅拌站虽开业但业务不多。根据各省具体要求,各地允许复工时间不一,2月10号之后各地陆续可以复工,但目前物流运输方面多地停运,中旬物流和工人返工情况有待跟踪。
 
 
 
  工程市场: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工地处于停工状态,不允许开工,按照最新的通知要求,部分省份规定10号之后陆续可以复工,少部分省份复工情况另行通知。部分房地产单位放假至2月16日,甚至更晚,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工影响较大。
 
 
 
  (2)供应端少量出货
 
 
 
  目前看,国内18个省市50家砂石生产及贸易商企业,绝大部分处于停产状态,处于开工状态的企业仅4家,其中3家为生产但无法出货状态;仅1家处于开工并有少量出货。停工企业中,开工最早的企业也在2月10日(正月十六),也有部分企业为2月中旬,受疫情影响,无法确定开工日期的企业较多,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等地,开工时间基本还无法确定或需要等到3月后。多数开工较早企业表示,虽然可以复工,但对短期内市场需求仍持悲观心态。(具体数据参看百年古建筑网砂石企业调研报告)
 
 
 
  4.消费建材:一季度的淡季影响有限,医院需求释放迅猛
 
 
 
  据了解,消费类建材企业除了在湖北的工厂外,复工时间多在2月9-10日。消费类建材多为轻资产,一季度淡季,往年生产开足马力也要在正月十五之后,因此若2月10号返工和往年区别不大(看阳历还比去年早)。各个企业均已经提醒人员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障碍尽量提前待命,湖北籍工人无法返工但均占比不高,湖北工厂的复工需要等待湖北的统一指挥;江浙一带企业:公司多为当地员工,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生产方面恢复问题不大;而疫情爆发区域的工人返回需要隔离14天,短期内会造成影响。当前公司库存是正常水平,后续要看需求的恢复。
 
 
 
  5.风险提示
 
 
 
  (1)疫情大幅扩散。本次疫情对建材企业的下游需求造成直接影响,若疫情防控不力,发生扩散,则对建材下游需求的释放形成抑制。
 
 
 
  (2)国内货币、房地产宏观政策风险。国内货币政策的收紧将严重影响各个重大基建项目的开工进程;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将关系到土地开发、房地产的投资,作为水泥主要下游需求,两者政策的变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水泥的价格。
 
 
 
  (3)原材料成本风险。煤炭是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之一,短期内大幅上涨将影响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纯碱、天然气、化工原材料价格若上行,亦摊薄玻璃玻纤及消费类建材企业利润。
 
 
 
  另外还发现,企业多关心以下问题:一、湖北疫区是一个民工大省,二、周围几个封路的民工大省如河南返程交通是否顺利,三、工地本地是否允许工人聚集开工。而湖北市场占几家企业的市场比重均不高,很难超过5%。C端销售经销商提货一般也在正月十五过后,届时其销售情况还是要进一步观察。
 
 
 
  此外,各地上马应急医院,包括原来的医院重建,对防水、防渗材料需求较大,龙头企业受益显著。
 
 
 
  对于原材料供应,消费类建材企业目前大多没有开工,因此暂时还没明显感受到原材料供给和物流的压力,靠铁路和进口的原料影响较小,可能有影响主要在于一些小品类原料(涉及到湖北的原材料较少);油价下行对下游企业形成利好。
 
 
 
古建筑行业
 
 
 
  四、疫情对古建筑工程的影响
 
 
 
  1.疫情对在建工程的影响
 
 
 
  根据目前各地的通知要求,在建工程企业受到的影响可能包括:
 
 
 
  (1)由于工程所在地政府明确要求推迟复工或因工地发生疫情等原因直接导致工程推迟复工或新开工,进而影响项目整体工期无法预期实现。
 
 
 
  (2)工程所在地未强制要求推迟复工或新开工,但因工程所需劳务和物资所在地采取停工停产或限制人员物资流动等措施,间接影响到工程的复工或新开工以及工程的实际建设进度。
 
 
 
  (3)工程可如期正常开工,但受疫情影响(包括现场的疫情排查和消毒、医疗防护工具的购买、疑似感染人员的隔离和处置;以及现场以外的政府管控措施或疫情本身导致劳务和物资紧缺和费用上涨)导致成本增加。
 
 
 
  由于目前疫情还在发展之中,建议古建筑企业密切关注企业所在地和工程所在地政府发布的推迟复工通知,并全面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和风险。
 
 
 
  2.疫情对第一季度施工进度的影响
 
 
 
  基于目前各个地区在控制疫情期间严密举措、以及目前疫情感染人数的严重程度,农民工流动性的阻隔将对一季度乃至上半年古建筑工程项目的推进造成较大的影响。
 
 
 
  短期影响施工进度较为显著,疫情期间有三大要素拖累施工推进。疫情影响一季度施工进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工人到位时间、施工材料产能、各地开工审批口径。
 
 
 
  首先,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春节期间提前返回工地的工人大幅减少,春节后各大中部省份在人员进出上的严格管控也将减少工人输出数量,这都决定了一季度部分房建和基建工地上可能处于施工人员短缺的状态。
 
 
 
  其次,施工材料的产能恢复也很可能受到影响,如果在北方省份“封土期”过后,疫情控制情况仍未出现显著好转,则由施工进度放缓所带来的房建、基建投资下行压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再次,审批流程的增加以及各地审批力度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开工节奏。各地区也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在不违反上级规定下灵活设置开工时间,同时多数地区也对开工审批流程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比如满足卫生员、保安人员等各项人员最低配置要求、防疫措施到位、相关人员隔离等等,在各项标准都满足且获得批准后可以开工。
 
 
 
  疫情后逆周期调节需求仍在,从全年来看疫情对施工影响有限。
 
 
 
  3.关键问题:复工时间不定,建企如何应对?
 
 
 
  (1)及时履行合同约定的通知义务。考虑到疫情发展的持续性,古建筑企业应根据合同约定将疫情作为持续影响的事件,每隔一段时间向业主发出相关通知和报告,并在疫情结束后发送事件终止的通知和情况说明。
 
 
 
  (2)妥善履行减损义务。古建筑企业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疫情的影响,如及时变更项目实施方案,从疫情影响不严重的地区重新采购设备材料和招聘劳务人员等,以适当履行减损义务,否则因此扩大的损失将可能由古建筑企业自行承担。
 
 
 
  (3)做好合同解除的应对工作。如疫情影响时间持续超过合同规定的期限,如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约定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连续超过84天或累计超过140天的,古建筑企业有权要求解除合同,解除后应按合同约定及时开展工程款结算工作。
 
 
 
  (4)关注分包商和供货商受影响情况。询问分包商和供货商,特别是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大的分包商和供货商,其对分包/供货合同的履约是否受到疫情的影响,并要求其提交影响说明,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5)重视疫情控制工作。复工前应重点对春节期间到过武汉或武汉籍的人员进行排查和登记,严密关注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做到传染病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做好复工疫情监控工作。复工后应对员工情况进行每日监控,密切关注员工上下班路线、身体情况及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人等情况。可根据下表进行统计。
 
 
 
  4.政策建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
 
 
 
  (1)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及行业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2)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适当实行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3)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4)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间内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返回上一步
13992838249
浏览手机站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