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与文物建筑的修复并不是修好就结束了
2020-07-14
国内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实际上大多是完全偏离真正意义上严谨的“文献性修复”的,它们并不是以真实性作为修复的核心与目标,本质上是一种另类的设计活动。只有和政府紧密结合,才能使本行业不至于在“货源”与“经营”上断流,而且依靠政府的大力宣传,还能通过“分段评级机制”提升修复对象的等级,它们经常赞扬的并不是它们修复的工作做得有多好,多专业,而是会在你面前亮出,你看,我包的文物建筑修复工程全是XX级别的,这说明我很厉害,毫不在乎修复的结果。那么这是从紧紧依靠政府的“分段评级机制”这个根源上来说的。
那么,古建筑与文物建筑的修复并不是修好就结束了的,而是需要有一个“可持续性”。这就要求修复必须让位于市场审美,否则它不能在将来漫长的时间里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对它的保护。这就使得修复在根源的另一端也必然受制于“市场需求”,否则保护与修复是不持久的。那么一头——“分段评级机制”和一尾——“市场审美”既然把控了古建筑与文物建筑修复的开端与终端,那么大多数机构在实际操作层面又是什么样的呢?它们依旧靠已经过时了的“风格性修复”来粗暴完成工作,无视文物建筑在漫长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历史印记,破坏了对象的史实价值与艺术价值,同时,不以真实性作为修复的根本原则,这些都是难以绕开的“死结”,并不会以建筑学院校的社会宣传而产生什么改良,因为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和市场。如果愿意去一些古建筑修复的机构,推荐读博考去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或者地方上的文物局,再不行就是具备甲级资质的大型单位。想把这些工作做好,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在认清现实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专业的培训。
在现有体系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建造已经进行社会分工,刚开始工作很难接触全流程。根据你的描述,很适合考研读博找一个靠谱的导师做研究,许多研究古建的老师,都会参与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借此机会,可以深入学习,再考虑做什么。当然,社会上也有一些建筑公司是专门从事古建和仿古建筑的建造,比如西安宏艺达古建筑设计施工,百度即可找到。